(通讯员:陆显熠 胡雅雯 刘思娴 陈伊翔)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宁夏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非常重要,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共同奋斗,一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年8月伊始,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医路传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结束了乐园村的合作医疗发源地之旅,各位队员们返回家乡:广西壮族治自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地,宣讲农村医疗合作政策,继续探索医保政策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一.新疆和田地区:艾尼帕家庭的希望之光(黄1.0)在位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南抵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交界,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相连的新疆和田地区,实践队队员麦尔哈巴与当地村民艾尼帕进行了深入交流。
去年,艾尼帕的父亲被诊断出初期脑肿瘤,这对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父亲的倒下使家庭的重责落到了他身上,照顾两个还在上中学的妹妹令他倍感压力。“多亏还有医保兜底”,艾尼帕深有感触地说:“医保政策让我们家看到了希望,我不再感到无助,政策和社会都是我们的后盾。”艾尼帕的父亲在享受政策补贴后,自付费用大幅下降,最终解决了艾尼帕家的难题。
“我希望通过我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尤其是像我一样的农村家庭,要相信国家的力量的力量,勇敢寻找自身困境的突破口。”艾尼帕坚定地说。她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艾尼帕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在新疆,越来越多的家庭受益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支持,享受到更为便捷的医疗服务。针对像艾尼帕家庭这样存在重大疾病的情况,新疆的医保政策涵盖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多层次保障体系,通过报销高额医疗费用、提供转诊补贴等措施,有效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鄂尔多斯草原:医保成为牧民的守护神 2024年8月8日上午,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医路传承”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草原的某牧区。队员们结识了以放牧维生的牧民那木日。他作为家中的壮劳力,常年的辛苦劳作,再加上饮食方面的忽视,导致他在2022年初时,在马背上突发脑血管阻塞狼狈落地,紧急送往附近的医院后,又听从建议转院北京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费用预计需要 4 万余元,这对于那木日一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正当那木日一家陷入绝望之际,医保成为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工作人员耐心地向他们介绍了医保政策,并协助他们完成了相关的报销手续。最终,经过医保报销,那木日自己只需要支付两万元左右。手术非常成功,那木日逐渐恢复了健康,重新回到了马背上的生活。他表示,多亏现在有医保的惠民政策,不然很难想象自己如果拿不出那么多钱该怎么治病

同样在鄂尔多斯,80岁的牧民斯庆格日勒奶奶与我们的实践队队员分享了她对医保的看法,她说:“对于我们生活在欠发达地区的牧民来说,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看病难,看病贵,一旦有了重大疾病或者慢性病就相当于判了死刑。自从有了医保,我们去看病心里有底了。医保啊,那可是我们生活的一份保障!”,说到这她那张被草原阳光晒的黝黑的脸上绽放出了朴实的笑容。她还提到,医保的存在让身边患有慢性病的邻居们能够坚持治疗,不用担心高昂的医药费而放弃。“这让我们心里特别踏实,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有医保在后面撑着。”实践队队员也了解到内蒙古牧区的医保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有专门的支持政策,尤其在医疗报销比例和慢性病长期治疗方面给予了更多保障,现在的牧民可以报销一半的医疗费用,慢性病患者可以达到60%以上。针对老年牧民的特殊需求,当地还实施了巡诊和健康筛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管理健康问题,减少疾病负担。
苏向华在与牧民的走访中感悟深刻,医保就像草原上的明灯,为他们在疾病的黑暗中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他们不再因为高昂的医疗费用而对疾病望而却步。医保对于像斯庆格日勒、那木日这样的牧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经济上的支持,更是一份安心和对未来的希望。它如同草原上的长生天,默默守护着每一户牧民的安康,能够更加安心地生活、劳作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追逐着属于他们的幸福与梦想。
三.广西壮乡:新农合政策带来健康新生活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村庄,实践队队员黄苏琪采访了55岁的壮族农民李大姐,她分享了自己受惠于医保政策的故事。几年前,她因严重胃病,需进行手术治疗。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李大姐感慨万千:“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我几乎失去了治疗的希望。幸好有医保政策,政府为我们农民提供了大力支持。”医保政策的实施,使李大姐不仅能够负担得起手术费用,还大大减少了住院期间的医疗开销。李大姐说:“手术前后的检查、治疗和药品费用总计近三万元,但经过医保政策报销,我们自己只需承担不到五千元。这对我们家庭来说,真是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医保政策不仅解决了李大姐的医疗费用问题,还让她感受到民族大团结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实践队队员更进一步了解到,近年来,广西新型农村合作疗不仅致力于提高重大疾病的补偿标准,更注重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从根本上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李大姐只是众多受惠于医保政策政策的农村居民之中的沧海一粟。广西为其广大的少数民族居民提供了全面、高质量的医疗保障,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就医难题,也促进了广西农村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在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下,医保政策如同甘霖,轻轻洒落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那里,山川雄伟、广袤无垠,却也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常常使得居民在面对疾病时心生畏惧与无奈。然而,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推行与落实,这一股温暖的力量如春风般拂过每一片大地,悄然间将无数家庭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它不仅仅是一项政策,更像是一双无形的手,温柔地托起了那些在病痛中挣扎的人们,让他们在命运的风雨中感受到丝丝暖意,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
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医路传承”社会实践队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他们见证了医保政策的广泛覆盖,感受到了这项惠民举措带来的生机与力量。医保政策不仅为居民提供了经济支持,更赋予了他们面对未来的信心与力量。在广袤的新疆戈壁滩上,在无垠的内蒙古草原上,在广西的瑶乡壮寨中,在华夏民族的土地之上,一户户家庭在医保政策的帮助下,摆脱了病痛带来的绝望,重拾了生活的勇气。
无论是在新疆偏远村落中的艾尼帕,是广西大山深处的李大姐,还是在广袤内蒙古草原上的那木日与斯庆格日勒,他们的故事中都流露出相似的情感——从最初的无助与彷徨,到在政策扶持下重燃希望。这些家庭曾经在病痛与高昂医药费用的重压下濒临绝望,但正是国家医保政策的及时援助,像一根生命的稻草般拯救了他们,让他们从困境中看到了未来。
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彰显了党和国家关怀下的民族团结与和谐。医保政策不仅治愈了身体的伤痛,更温暖了人心,消弭了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隔阂,将各族人民紧紧连结在一起。这片土地上,医保政策如春日暖阳,驱散了阴霾,播撒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以上我们眼见耳闻的不仅是个人的经历,还是民族团结与国家政策温暖人心的生动写照。在少数民族地区,医保政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关怀,为无数家庭带来了生的希望和生活的保障。它不仅帮助这些个体家庭渡过了难关,也让他们深切体会到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关爱。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这股温暖的力量将继续守护更多的人们,共同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