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营养武汉行”博士团赴洪山区书城路青少年空间开展“粒粒皆辛苦,感恩每一餐”科普活动

作者:蔡秦华 杨慧纤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2024年7月,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走进洪山区书城路社区开展“粒粒皆辛苦,感恩每一餐”的科普宣讲活动。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珍惜农民伯伯用汗水和心血灌溉出来的每一粒粮食,进而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
  小朋友与志愿者合影
  “大家知道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是谁吗?”“是袁隆平爷爷!”博士团讲师孟彩云以四张图片为切入点,阐述了袁隆平院士的感人故事——从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因粮食短缺开始水稻育种,到“谁来养活中国”的无声回应,他给出中国人自己的答案;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禾下乘凉”和“覆盖全球”的两个梦想,小朋友们深刻感受到袁老对我国粮食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
  博士团讲述故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朋友们与志愿者齐声朗读《悯农》,之后讲师孟彩云带领小朋友们观看了农民伯伯种植水稻的全过程,切身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
  观看视频
  “老师,这些米怎么区分呀?有什么不同呀?”宣讲开始前,就有小朋友好奇的问志愿者怎么区分大米,因此,在讲师讲解的时候,大家听的格外认真。还有小朋友拿起桌上的大米辨认道“这个长的是籼米!”“这个又短又圆的是粳米!”。博士团表示肯定并提出表扬。
  小朋友辨认大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活动结束后,小朋友自发的将大米分类放好,也进一步巩固了籼米、粳米、糯米的识别知识。
  2024年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活动正在武汉多个社区持续开展,志愿者围绕自身专业知识,立足于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统筹兼顾肉类、奶类、蛋类等主题开设食品讲堂,志愿者们届时将会把更多的食品知识带入千家万户,为健康中国战略助力。
  供稿:蔡秦华 杨慧纤
发布时间:2024-08-15 阅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食品安全与营养武汉行”博士团赴洪山区书城路青少年
  • 科技润乡土,化工兴家园
  • 趁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展之际,在7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科技润乡土,化工兴家园”暑期实践团队怀揣着对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乡村
  • 08-14
  • 童心向党,军梦伴行——星空梦想志愿服务队宜昌支队开
  • 三下乡|神话神韵,传说传心
  • 三下乡|神话神韵,传说传心
  • 那些产生于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包蕴了先人无穷的精神力量和珍贵的智慧结晶,想要从中汲取力量,就必须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并初步理解
  • 08-14
  • 认识自我,成为更好地自己——星空梦想志愿服务队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