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学子三下乡:心怀希望,面向未来

作者:陈凯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生命啊他苦涩如歌,
我的志愿服务活动第一个底色是苦涩
在进行三下乡活动之前,说实话一直觉得我们早已知道家长口中的那种苦难,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天下事情,但当我真实来到残联的时候,才发现一切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在残联进行电话抽查时,一位老奶奶给我很深的印象,她不同于一般人接电话的警惕,当我说明来意之后,她想打开话匣子一样跟我说事情,我一开始是错愕的,一些琐事和我说了干什么,可当沉下心时去听,她的家里儿媳妇跑了,丈夫很大年纪和儿子在未来打工,孙子脑子有问题,生活到这种地步仿佛已经山穷水尽,我无法想象一个老人带着一个患病的孙子的生活是如何的绝望,我问她,您还有什么需求嘛,她说:“我只希望我的孙子能学会扫地,将来能或者”,这个要求是多么真实啊,这位老人仿佛把我当做老友一样跟我诉说,我想她一定心中有很多事情吧,无人诉说最终只能和一个陌生人说,我只能和她说:“奶奶您注意安全,希望您和您的孙子未来好好的”,我还能做什么呢,想到这里我只能在内心说句抱歉.
在和残联领导去精神病院调研,我见到了世界的另一面,一位精神病患者被关在一个屋子里面,终日不见阳光,吃喝拉撒在一个屋子里面,完全丧失人的尊严,已经是兽了,他的家人说完全不想管他,想让他死,听到这个时候我是觉得这家人过分的,可换位思考一下,一家因为一个人被折腾十几年了,很难正常生活,想到这里又只能默然,也许谁都没错吧,有错的是谁呢?
后来,又和康复中心的主任进行三下乡活动时,我遇到一位老人,他与其它来登记的残疾人不同,显得神采奕奕,我十分好奇他,可当他掏出三本二级残疾证的时候,我真是被震惊到了,他说:“我有三本要登记”,露出添麻烦的笑意,这背后到底有多少苦难啊,三位肢体瘫痪的家庭,他这些年来到底是怎么过来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帮他做好登记,其它无能为力
可是啊,生命它又璀璨如歌
第一位老奶奶,她的孙子在残联的帮助下得到了补助,已经渐渐朝着学会一门手艺的放心进步了,至少有学会的希望,希望本身就很重要
第二位精神病患者,在残联的重点关照下开展“阳光家园”的托养活动,将那位患者从家里带到精神病院来,费用由残联出,患者的家庭得到了安生,患者在精神病院也有整洁的衣服,交到了新朋友,虽然不说正常了多少,但至少比之前强不少,这是最重要的
第三位的老爷爷,在康复中心开展的助残普查工作中,康复中心为他申请了三个轮椅,在未来家庭里面的三个人也可以出来逛逛了,不必整日在屋檐的阴影里。
来的时候残联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残联的工作很繁琐,确实,实际工作下来每天都是核对数据,每一分数据看起来都很轻,点一下就过去了,但它可能对一个家庭来说是莫大的帮助,是黑暗中出现的一束火炬,或许不是很亮,但至少希望在,光在,我们看似很轻的工作,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正如卡尔·马克思在中学毕业的论文所说,我们要选择最能为人类工作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属于千百万人,我希望在未来中,我能努力学习,将来能够为残疾人、为弱势群体、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发布时间:2023-09-01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