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群体的慢病负担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院士曾发表观点:“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今后30年,我国将经历慢性病‘井喷’的严峻局面。”为更好地了解老年人慢病预防的总体情况、老年人群营养需求,2023年7月13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赴湖北省“关爱老龄预防慢病,健康中国营养先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针对老年慢病、老年人营养问题采访卫生监测检验防护所副所长刘爽老师、慢病所副所长祝淑珍老师。
本次实践活动由指导教师陈梁凯牵头,根据前期调研及资料整合,针对老年人群营养及慢病预防总体情况与刘爽所长进行交流。基于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等国家政策,刘爽副所长联合多个高校单位,深入养老机构调研,2022年11月发布了《湖北省地方标准-老年人营养改善服务指南》,指导社区、家庭、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更科学营养的配餐,并将继续相关研究调研,做成系列标准。此外,刘爽老师向我们介绍社区服务中的家庭医生,他们通常与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如护士、医疗助理等协同工作,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以满足居民需求。但目前社区老年居民建档后需要继续跟进,存在家庭医生基层压力大,社区医疗服务最后一站服务仍需完善等现实问题。

生活方式干预是慢病预防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中营养和运动是重要的干预措施和靶点。针对开展社区老年人群运动干预与营养干预的可行性和效果,我们与刘爽老师及祝淑珍老师进行了交流。祝淑珍老师提到总体来说在实施方面运动干预更易操作,例如可以通过健走、小器械训练等来实现。此外,通过健康讲座、健身指导、举办赛事活动,以及通过推进社区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的建设,也可从公共卫生层面改善老年居民的运动状况。然而,基于社区开展老年居民的营养干预难度相对较大,这主要是由于膳食调查的复杂性以及开展膳食干预的可行性存在一定挑战。同时,膳食营养相关的科普知识在老年人群需要更多普及。各位老师也对我们实践队近期所开展的社区老年的科普工作予以肯定和鼓励。

本次谈话的最后,陈梁凯老师表示社区老年人群仍然存在营养不良,其筛查需要权威的评估指标、评价体系辅助调研。老年人群的膳食营养仍有很大研究空间,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各方包括医疗机构、社区组织和家庭成员需共同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营养健康服务。实践队队员们也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走进疾控对预防医学专业职能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也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国的健康老龄化之路和公共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