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天,食先安。如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也不是“吃得饱”,而是“吃得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了深入了解采摘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人们对食物品质的重视程度,2023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科学学院“食”得初心实践队走进青岛市平度市白沙河街道麻兰镇前沙湾庄村展开实地调研活动。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采摘园园主
在实践进行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采访桃子采摘园园主,了解了不同品种的桃子口感的特点以及种植时出现的生长特点,比如油桃肉质脆,水分少,风味特佳,香、甜、脆一应俱全;毛桃果肉较为松软,带有一定的咬劲,口感比较好……桃子品种多,也给游客提供了不同口感的体验。还通过采摘园园主的介绍对采摘园里桃子的种植数量、种植产量等情况作了深入的认识:种植园中桃子种植的品种多,数量也多,而产量要根据天气等诸多因素来判断。当谈及种植桃子所遇到的问题时,种植园主说道:“主要还是销售问题,有时销售价格低,销售就比较困难,尤其疫情的时候。疫情结束之后,这种情况就有了好转。”在此之后,我们还遇到了前来采摘的游客并对其进行了采访。“疫情时,不经常吃到新鲜的水果,这会儿疫情结束了,就过来自己摘摘水果。”通过与游客的交谈,我们了解到现在已经有些人们开始注意到从“吃得饱、吃得好”到“吃得健康”的转变,而且在采摘园里,游客可以摘到新鲜的绿色无公害的水果,相较于其他会更加健康。“但是来到这之后就只是摘水果,没有想象中的观光,游园之类的娱乐活动,就感觉有点无聊。”所以我们发现大部分人来到采摘园之后就只是专注于采摘水果,因为种植园内并没有提供一些供游客的休闲娱乐活动,游客们就是摘完就走。通过与采摘园园主和游客的交谈,我们发现采摘园的宣传方式相对较单一,游客人数还是相对较少,采摘园游客多数为当地或周边距离较近地方地区的人口,来自远距离地方的游客较少,所以加强宣传对其后面发展较为重要,可以通过利用现代互联网方式网上宣传,吸引大量顾客,增加其销售量与收入,从而提高采摘农业的发展前景以加快人们对食物消费观念的转变。
图为前来采摘的游客
现如今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营养需求日益多元、全面、均衡,树立“大食物观”就显得非常必要。采摘农业的发展很好地反映了在大食物观下人们对食物消费观念已经开始有了转变,也反映了人们对于高质量的健康的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树立大食物观,就是新时代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
通过大食物观,既保证吃的东西足够丰富,也保证吃到嘴里的所有东西都是安全的、有营养的。树立大食物观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立科学大食物观根本是为了解决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对食物消费需求升级的矛盾。而采摘农业的发展与人们食物消费新观念的树立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这次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了采摘农业现如今的发展情况以及人们食物消费的新观念与采摘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未来,我会努力学习,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观察人们的饮食观念的变化,帮助越来越多的人树立大食物观,促使更多人从“吃得饱、吃得好”到“吃得健康”的方向转变。
图为实践队成员合影
图片:周小惠
文字:官梦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