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同音推普同行

作者:方俊楠 来源:三峡大学宜都潘家湾乡推普实践团队
为进一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抓住学生语言学习关键期,帮助个人成长成才,助力乡村振兴,7月17日,三峡大学赴湖北宜都潘家湾土家族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一行11人,到达湖北省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
7月18日上午9点,三峡大学赴湖北宜都潘家湾土家族乡推普志愿服务队在当地将军山礼堂举行“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此次活动同样也为接下来几天志愿服务队以“推普课堂”的形式参与到当地“希望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拉开序幕。

志愿服务队队员们走进潘家湾村、将军山村,入门入户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活动。在为期2天的调研中,队员们走过蜿蜒的村间小路,与村民进行深入交流。队员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 ,切实了解潘家湾村各年龄层、不同文化程度的村民们普通话使用状况、熟练程度,详细记录了他们学习普通话的方式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与当地老乡们话家常的过程中,队员们不仅巧妙地将普通话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普及,同时也了解当地特色的文化,对民族团结和当地红色基因有了深刻的认识。

随着志愿服务队与居民的交流,队员们体验到当地民风的淳朴,队员感悟到推普的过程道阻且长。活动过程中一位周阿姨说到“我们这里农副产品很多,山上种的地上晒的都是,就是卖不出去,农民家中大都是老年人,年轻人都在外务工,就算有人来卖东西,很多时候老年人听不懂人家的话,生意就做不成。”听了周阿姨的一番话,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坚定了做好推普使者的决心。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我们一直在路上。
7月18日晚,宜都市潘家湾乡中小学校长王晶波与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召开了对接座谈会。会上,志愿服务队队长介绍了本次支教的课程安排与内容,王校长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志愿服务队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如何开展好支教活动提出相关建议,从接触社会、增长才干、磨炼意志等方面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并安排学校全力配合,与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好支教活动,为队员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这为接下来的支教活动更好地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拓宽同学们的眼界,带领同学们学习课本外的知识,志愿服务队带来了由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三峡大学)统一编撰的“推普小手册”讲义
通过开设语音发声、演讲口才、主持朗诵等专业课程充分展示了普通话的文化魅力,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充分发挥队员们的自身特长,开设了互联网科普、普法小课堂、趣味音乐、品话家乡茶、心理安全、美术、计算机科普等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不仅可以增长同学们的见识,还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中,志愿服务队员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寓教于乐,以高度的热情陪伴同学们学习、玩耍。在练习发音过程中,整个房间充满了活力和欢声笑语,通过轻松活泼的练习,同学们慢慢地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技巧。在绘画过程中,同学们展现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在实践队员的引导下勾勒出充满童趣的美好画卷;在排练朗诵过程中,志愿服务队员带领同学在进行专业练习的同时,也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国汉语带来的力量感。同学们逐渐融入到了活动之中,和志愿服务队队员玩在一起、乐在一起、学在一起,拉近了与队员们的距离。

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实践中乐奉献,推普进课堂是一种爱心传递,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志愿服务队员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利用有限的服务时间继续深入学生进行工作,用实际行动努力给宜都市潘家湾乡更多的学生带去温暖和爱。
发布时间:2023-07-22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华夏同音推普同行
  • 三峡大学青年学子赴湖北宜都潘家湾土家族乡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
  • 07-22
  • 山东大学“红延”宣讲团赴德州夏津香赵庄镇中学展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