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学子三下乡: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感知研究

作者:湖北大学生网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中国青年网湖北6月30日电(通讯员 袁罗婷 王雯轩 韩奕可)  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在创新中推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通过民族文化带动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RB013小分队于6月25日-6月29日赴恩施州利川市文斗镇高峰村以开展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加强青年人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性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寻民族特色,守护文化根基
 
图为非遗吊脚楼旧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奕可 摄
 
图为队员们在吊脚楼进行实地勘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奕可 摄
       曾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称号的利川市隶属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中,高峰村在文化振兴中尤为活跃,对民族传统文化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同时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RB013小分队先后参观了高峰村吊脚楼、烟叶烤房历史博物馆、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十字路会议等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遗址,除此之外,还有“贞洁牌楼”四合院古建筑等物质文化。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此同时,警示着我们保护民族文化刻不容缓。
深入群众,探析民族文化
 
图为队员们与村民进行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奕可 摄
        RB013全体成员在调研总结中发现,当地居民大力支持着民族文化推动旅游发展,希望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具有“飞檐吊角”特点的民宿,针对这一需求,烟草帮扶单位和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行动,特色民宿依托实际进行改造,通过传统文化,吸引游客前来,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发展。
 
图为队员们与曾任高峰村的书记进行访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奕可 摄
曾任高峰村书记的黎道国表示,“民族文化是根,乡村振兴是本”,在家家户户调研过程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 
联系实际需求,以文塑旅
 
图为队员们与村委常委进行交流学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奕可 摄
 
图为队员们与村干部合影留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奕可 摄
       “传统文化”与“旅游开发”融合式乡村发展战略为村民们的收入提供有效保障,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得到提高。高峰村村委常委徐杰指出,发展村子需要千方百计抓文化繁荣,并注重本土特色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发展,形成双赢合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收益,帮助当地政府了解真实的传统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为社会发展提供真实材料,为其他有相似情况的地区提供了方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互帮互助。
发布时间:2023-06-30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