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投稿流程在线投稿

探民族瑰宝,寻非遗之魂

作者:曲师大地院潘宇琦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是珍贵的,而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可保护和传承非遗并非是容易的事,如何让非遗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急需一份令人满意的的答卷。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对非遗传承做出了重要指导。守正创新是对非遗最好的薪火延续,要让非遗“活起来“,让民间文化走出”深闺“,走向大众,”飞入寻常百姓家“,坚持非遗活态传承,使其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新活力。曲阜师范大学“非”同寻常,“遗”心“遗”意实践队对于二十大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两创”的理念,展开社会实践,通过调查家乡非遗文化守正创新的案例,得出结论,以便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2022年12月18日下午4点,“非”同寻常,“遗”心“遗”意实践队全体成员针对前期准备阶段的学习成果召开第一次线上学习交流会,并为下一时间阶段做出指导准备。
       会议一开始,队长首先向队员们介绍了本次学习交流会的目的和流程。会议流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交流,队员们按照分组轮流分享自己前期的学习成果、总结和感悟,每组之间互相学习,由于实践需要各方面的前期学习,学习量巨大,所需时间过长,因此将学习内容分为五部分,也将队员们共分为五个组,每组三人,各组同时进行学习,最后再进行总结汇报,极大地缩短了学习时间,一组是学习有关非遗的二十大精神、内容,以及相关的国家政策方针,找到相关的理论依据、支撑;二组是文化再造,文化构建的理论知识;三组是学习非遗新媒体、媒介化的相关知识;四组是找出非遗媒介化方面社会实践较为成功的案例,学习借鉴;五组是知网上查询关于非遗媒介化的资料,重点查用文化空间再造的理论依据以及对于非遗保护传承的建议。第二部分是实践前期准备工作,由队长向队员们指导实践之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其一是要设计调查问卷,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其二要提前规划、安排行程,做好外出实践准备;其三要准备好采访内容,向非遗传承人或路人采访时注意礼貌问题;其三要查阅相关资料,要求队员对各自地区的非遗有所了解。第三部分是实践过程,由队长向队员们做实践过程指导,包括拍照记录非遗/采访,拍照记录自己的亲身实践过程,填写调查问卷,注意录音、影像记录,与采访的传承人合照,需要保留实践采访影像数据等便于撰写实践报告。第四部分是新闻稿撰写,由队长指导队员如何撰写新闻稿,以及介绍新闻稿的正确格式。最后,队长对于此次学习交流会做出总结并布置下一阶段实践任务,队员们及时发表自己的疑问与难处,积极与队长交流协商,会议结束。
       第一次学习交流会的顺利召开,使队员们对于此次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丰富了队员们的知识储备,更让队员们对非遗媒介化、非遗文化“两创“等有了更高一层的了解,不再是局限于表面,队员们通过前期的大量理论知识学习,串联所学知识并总结,最后形成自己的感悟这一过程,也萌生了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提升了队员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会议中各队员轮流发表自己的学习成果,也提升了队员们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此次学习交流会,不止为了实践过程的顺利推进,更促进了队员们的自我提升,也为后续实践阶段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3-01-08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56
回顶部湖北大学生网© 鄂ICP备2022003777号-4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