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学子三下乡:一帆一桅都是大海的情怀

作者:陆声棉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为了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接触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8月8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寻粹”启为创新团队来到安徽省合肥市,开展“岁月失语,非遗能言”主题活动,并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州船模传承人吴培先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据团队成员了解,船模的起源,中国制造船模的历史非常长,在东汉时期一千多年前的时候,我们在广州就出土了陶土的船模型。陶土保存时间长、江苏苏州也发现了小型船模,船模的历史非常久远,不是几十年几百年,是一两千年以前就有人做船模。这个世界的船包括中国历史的船只是冰山一角。我为什么喜欢做船模呢?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名族艺术文化经济甚至于政治军事的这么一个载体。我喜欢历史,当然也就喜欢船了。每条船都有它的历史和背景,每条船都有它的故事,这就是我喜欢做船的主要原因。我希望我的这个船继续做下去,收更多的徒弟和学生。共同把一些失去的历史找回来。做各种各样的船模。传统文化要传承下去,历史要找回来,传承下去。特别是年轻人要知道,了解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

在采访开始之前,团队征求了吴培先生的意见,他表示非常欢迎。推广,一般会是手艺人的弱项。好在现在政府很重视这一行,电视、报纸、记者采访,这个网络平台,数字化、大数据平台。现在非常快了,速度很快。本地区安徽省、全国、世界全球,都能看到类似这样的节目和推广,现在非常发达,推广的非常快。

吴培先生从小跟父亲学习,现在他是庐州船模的第二代传人。吴培先生的父亲虽然不是民间的工匠艺人,但是他非常有学问的,他喜欢动手,吴培先生从小受他的影响。后来吴培先生考进了美术厂后,有机会学雕刻,有机会做船模,我退休以后还继续再做船模,一直做到现在,获得了很多奖,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很多荣誉。

在谈及非遗传承面临的困境以及难处的时候,吴培先生表示,现在的人非常的浮躁,特别是年轻人比较浮躁。动手能力比较差,急功近利。就想一下子挣到很多钱,毕业出来就要坐办公室,挣到很多钱。付出的很小,但是收获要大。虽然不现实但是是普遍现象。所以,你让年轻人跟你学坐船他是咱们,他是喜欢。但是让他自己来做这个,就有一定困难了。现在也很现实了,要挣钱,要生存。你做船模不可能马上工资很高给你,就存在这么一个困难。当然现在传承也有人,吴培先生的女儿。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吴培先生还是把她带上这条路来了。她挺喜欢,传承人是她。当然吴培先生还有徒弟,培养了几个徒弟,数量不多,但是质量还是很高的。

除了船模的经济效益底下之外,船模传承还存在另外一个难题。船模的制作需要传承者具备对船体的构造的知识储备。船模的制作过程,首先要在脑海里构思哪些类型的船,什么样的船,它的历史背景、文化点我们要找出来,特别是要尊重历史,清朝的船你不能说是明代,尊重历史,要真实。困难最大的就是,船的素材,我们没有图纸,在古代人的画中,那些都是抽象的东西。真正的船的尺寸多大,船上的设施等等,对造模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个难题。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当时的历史背景、请教一些专家和一些自己的理解,自己当时对船的理解,从船的结构到文化到船的背景,凭借经验一步步把自己脑海里的想法实现。

吴培老师表示:“传承是我个人的大事,是国家的大事,是我们名族的大事,传承文明、文化,传承古代的技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吴培老师非常欢迎湖北的学生以及全国各地的学生到他的工作室去参观学习。 团队成员用镜头和文字详细记录了本次调研,并通过自媒体进行船模艺术宣传,为非遗保护尽团队的绵薄之力。

发布时间:2022-08-12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共话校生沟通新渠道——厦门大学“厦小助”暑期社会实
  • 情怀与利益的考量:手工类非遗的进退两难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