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大学子观平江皮影戏|遗韵拾“影”,匠心“湘”传

作者:梁帅、何家珍 来源:湘潭大学原创

(指导老师:蒋海文、彭靓  通讯员:梁帅、何家珍)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咚锵咚锵,咚咚锵戏班子登台开演喽!从前车马慢,板凳瓜子,老少坐于戏台前。如今半日达,非遗戏腔,两人唱于幕布后。
光影绰约,方寸戏台自有乾坤。时光流转,皮影艺术前世今生。一场摇曳于光影之中的东方艺术,展现着带有厚度与温度的地方记忆。近日,为了推动平江红旅文化发展、助力平江非遗发展,湘潭大学艺术团赴平江县红色旅游推广与艺术转化调研团前往平江档案馆欣赏了平江传统皮影戏。

图为师傅在表演皮影戏照片
“读书犹如驾小舟,篙篙撑去不停留,倘有一篙不努力,流落沙滩浅水洲。”刘师傅在现场熟练地唱道。 她端坐在一个小小的木桌前,端起竹竿慢慢地来回移动,灯光忽明忽暗,投射出驴皮在幕布上的影子。一块白布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是演员,当灯光穿过皮影,匠人浑厚的腔调,再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一条曲折坎坷的求学路,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世间百态,在画布的另一端上演。
平江皮影戏传称平江影戏,属传统戏剧,历史悠久,其艺术特征与外地皮影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声控、制品不同;声控分为琴腔、啖呐腔两大类,制品类属纸影戏。

图为皮影戏照片
传承人操纵皮影,动态影偶似乎拥有了灵魂。皮影人在幕布后上下翻飞,调研团成员在台前看得津津有味。窄小简陋的方寸舞台轮翻上演着才子佳人、王候将相的故事影动方寸,个个角色轮番登场。这也让成员们亲身体会到:留存着大量唐音、宋韵的平江话中古拙的音调,沾着柔缓的节拍,它们隐伏在平江人血脉里的密码,是渗透进平江人灵魂中的基因,乃时光交替的纤维,乃传承古今的缆绳,缠绕着一代又一代平江儿女的身与心。

图为调研团成员在观看皮影戏
表演落幕之后,同学们兴奋和激动却余温尚存。怀着好奇心揭开皮影戏神奇一角,走入后台,模仿着艺术家们的模样,深深感受着“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的皮影独特生命力。
在传承人吴师傅那视为宝物的小木箱里,装满了千秋历史、各色人物。据了解,目前非遗传承正处于瓶颈阶段。长期以来,“缺钱”“没人”都是非遗传承的主要掣肘。靠手艺不能养活自己后,更多非遗从业者开始另谋出路。年轻人不关注,老艺人不好过,非遗保护传承由此面临“濒临失传”的困境。
一方幕布,百态人生让成员们不禁为匠心传承称赞,也更加希望人们能走进平江,感受非遗的不凡魅力。此行,调研团成员充分了解平江皮影戏后,意识到立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出以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片、短视频等文化产品、学习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融合等创新艺术手段的重要性。由此,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对接中,人们可以更好地用生活唤醒非遗、用非遗点亮生活!

图为调研团成员与平江民歌、平江花灯戏、平江皮影戏传承人合影
 
 
发布时间:2023-07-20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