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真情,在陪伴中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5-08-23 阅读: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服务团队

2025年8月的宝应,暑气正浓,蝉鸣织就了一首夏日的交响曲。13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的志愿者,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热爱,跨越地域的阻隔,走进了扬州市宝应县小太阳教育托管中心,开启了一场以“教育赋能,温暖童心”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红心研墨”团队的行动,始于一份极致的用心。筹备阶段,志愿者们事无巨细,线上对接明晰需求,7月下旬,一支先遣小队更是亲自前往宝应,进行实地考察。他们用卷尺仔细测量了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评估安全风险;他们与中心的老师们座谈,深入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大致性格特点和学业薄弱环节;他们甚至记下了教室采光最好的位置和户外活动场地的树荫分布,只为给孩子们最安全、最舒适的活动体验。他们提前分析学情,精心备课,反复演练教学技巧,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迎来了与实践伙伴们的初见。辅导课堂,耐心润物无声    课业辅导是每日的必修课。志愿者们并非简单告知答案,而是俯下身来,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搭建思维的阶梯。实践成员声情并茂的讲述,配合着夸张的肢体动作,让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也在欢声笑语中牢牢记住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告诉孩子们:“语文不是死记硬背,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背后都可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他们用彩色的笔将数学难题可视化,用生动的比喻让语文知识故事化。从迷茫困惑到豁然开朗,孩子们眼神的变化,是驱动所有志愿者克服疲惫的最大动力。这份日复一日的耐心,不仅疏通了知识上的堵点,更在潜移默化中,向孩子们传递了一种严谨治学、乐于探究的人生态度。

创意时光,巧思点亮童心

   为释放孩子们的天性,实践团队设计了多元的创意活动。绘画与手工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情感的表达。绘画课上,孩子们的画作色彩斑斓,构思奇妙:有的画了满桌的妈妈做的菜,那是“家的味道”;有的画了星空下的稻田,那是“爷爷的农场”;还有的画长了翅膀的教室,可以飞到爸爸妈妈打工的城市……每一幅画都是一个纯真世界的窗口。志愿者们不仅是指导者,更是倾听者,他们鼓励孩子讲述画中的故事,并用精美的画框将作品一一展示出来,给予他们最大的肯定。手工课上,彩泥、卡纸、废旧瓶罐在孩子们手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一艘艘扬帆的船、一座座奇特的城堡逐渐成型。过程中,难免有孩子因为做得不像而气馁,实践成员总会第一时间上前,指着作品的一个独特之处说:“看,你这个帆的角度特别有乘风破浪的感觉,多酷啊!”及时的鼓励,保护了珍贵的创作热情。故事会上,从最初的羞涩到主动举手,孩子们的语言自信在鼓励声中一点点建立起来。这些活动,极大地锻炼了队员们的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理能力。

文化行走,脚步丈量历史

   在宝应中学,实践成员们化身导游,带领孩子们漫步于绿树成荫的校园,参观图书馆、实验室和宽阔的操场。望着教室里正在自习的学长学姐,孩子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志愿者趁机与他们聊起大学生活,聊起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在他们心中悄悄播下了一颗名为“理想”的种子。“我以后也要考大学,来这里读书!”一个男孩指着教学楼大声宣布,引得大家会心一笑。而在古运河边,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年代和事件。实践成员提前做足了功课,将运河开凿的历史、漕运的兴衰、沿途的诗词歌谣,化作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孩子们触摸着斑驳的堤岸石砖,看着河中悠悠驶过的驳船,感受着湿润的河风,仿佛能听到千年前的桨声灯影。“原来我们每天生活的家乡,有这么了不起的历史!”一种深沉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油然而生。这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让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变得可知可感。心得体悟,青春与童真双向赋能

   这段社会实践旅程,是实践成员们的一堂“成人课”。他们理解了责任的分量,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学会了与不同背景的孩子共情。孩子们的纯真与进步,给予了志愿者们巨大的精神滋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服务团队的此次宝应之行已圆满画上句号。但于细微处见真情,在陪伴中共成长的故事仍在延续。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旅程,对于这支年轻的队伍而言,永无止境。他们带走的,是满满的感动与沉甸甸的思考;他们留下的,是希望的种子和这个夏天最温暖的阳光。这份赤诚的“红心”,必将研开更浓的墨香,书写更多青春与童真交织的动人篇章。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服务团队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但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旅程,永无止境。

作者署名:(通讯员 谢湘媛 刘旭)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新闻推荐
  • 于细微处见真情,在陪伴中共成长
  • 于细微处见真情,在陪伴中共成长

  • 2025年8月13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走进扬州市宝应县小
  • 08-23
  • 炮台览胜悟兵韬,研学探微启智扉
  • “传承文化,继往开来。”未来,我们将继续挖掘更多像澳门大炮台这样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实践基地,创新教育形式,让兵家文化等中华优
  • 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