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第三年,大学生的牺牲到底有多大?

以前调侃别人没考上大学,只能天天在家里待着,就会说他考上了“家里蹲大学”。

当年我们在用“家里蹲大学”调侃他人的时候,绝对想不到这句调侃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变成现实。

如今很多人考上了正儿八经的大学,结果还是得在家里蹲着。

疫情第三年,眼瞅着大学生涯即将过完,有些大学生却还在家里过寒假。

我敢肯定,如果可以选择,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不愿意过这种漫长而又没有尽头的寒假的。

在我们防疫的过程中,有一个群体牺牲巨大却没有被重视。

这个群体就是大学生。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封校或者推迟开学嘛,不愁吃不愁穿的,能有啥牺牲。

这篇文章我就粗浅地说一下疫情对大学生的影响,欢迎补充。

首先,受影响最大的是长期无法开学的学生。

上网课的技术其实在很多年前就非常成熟了,那为什么在疫情发生之前,学校还是要让大学生千里迢迢赶到学校去学习呢?

因为一个学校的师资、硬件设施、校风等各方面,都是需要学生沉浸到校园中才能体会到的。

如果大学生不去校园,他们就无法和自己的校友、同学有更深度的交流,更无法和他们成为好朋友。要知道,大学同学对很多人毕业后的人生走向,都是有着很大影响的。你的同学圈校友圈都会为你以后的发展助力。而如果大学生只能在家里上网课,这些资源就不存在了。

如果大学生不去校园,他们就无法使用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等硬件设施。比如大学图书馆里的海量书籍,不是哪个单独的家庭所能够提供的。上网课会导致学校硬件的浪费,同时也导致了学生无法享受到这些。辛辛苦苦考个好大学,图的不就是这个吗?多遗憾啊。

如果大学生不去校园,他们就无法和自己的老师们直接交流。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如果只是通过上网课,这种影响就会被无限弱化。老师最终就像是个网友,而不是老师。

如果大学生不去校园,他们就感觉不到大学的氛围。如果没有在那个环境下接受熏陶,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大学就有点白上了的意思。

上网课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这种形式能带给大学生的太有限了。

不过带给他们的焦虑倒是无限的。

其次,说说那些虽然能开学,但一到学校就被封校的大学生。

大学是一个人正式遭遇社会毒打之前的最后一站。

你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社会的毒打,其实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在大学期间对此做了什么样的准备。

如果一开学就开始封校,学生实际上是和社会脱节的。

他们不可能有社会体验,也不可能有兼职经验,他们对社会的接触其实和高中时期差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他们进入社会就会不知所措,应对困难的能力也会很差。

以前很多大学是连围墙都没有的,大学生在读书期间,是直接和这个社会融合到一起的。

有些大学生调侃自己不是在读大学,而是在蹲监狱,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开学就封校,小半年才给放出来。回去之后又不敢乱跑,怕到时自己开不了学,于是又是一阵封。然后开学之后又进入下一个循环……

封的次数一多,时间一长,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就会开始出现问题。

不要觉得大学生敏感,觉得他们怎么这点事就出现心理问题了。

让你在二十左右的年纪每天被关在校园里,每年关两次,每次关半年,你也会疯。

他们本该是自由、愤怒、天下我第一的年纪,现在却像一群宠物一样被关起来。时间一长,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其实是被长期忽视的。

第三点,就业。

说到大学生的牺牲,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

因为就业不是马上显现出来的,而是要等到大学生求职的时候才会发现:为什么学长学姐们都找到了好单位好工作,到我这却连面试通知都没一个?

这是疫情三年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我是二十年前学会“百业待兴”这个成语的,直到今年我才真正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因为我亲眼目睹了这种状态。

疫情,特别是今年的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几乎无一幸免。

连互联网大厂都在裁员,其他小公司就更不必说了。

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一点都不意外了。

在这个大环境下,各有各的牺牲,各有各的难。

如何在差的环境下锻造出更好的自己,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要去思考的问题。
时间:2022-04-28 作者:湖北大学生网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关注:
大学生新闻推荐
  • 疫情第三年,大学生的牺牲到底有多大?
  • 1076万大学生毕业规模创新高
  • 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 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鉴于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现状,需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他们具备创业成功的各项素质。
  • 04-26
  • 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礼赞二十大
  • 走好新的赶考路、喜迎党的二十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
  • 04-26
  • 温大知心姐姐在世界读书日为孩子打开绘本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