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实践队:探寻家乡集市文化
地摊经济发展的同时,让我们想起了一种更为古老,更为多彩的“地摊”形式-----集市。为了更多的展示家乡的特色,实践队队员孔同学向村里的长辈打听到了当地集市开市的具体时间,一步步向大家揭开自己家乡集市文化的“神秘面纱”。
村里的长辈告诉我们,王庄镇一共有两个集市,分别是演马集和王庄集,演马集通常是在农历日期的1和6,即1日,6日,11日,16日,21日,26日;而王庄集通常是在农历日期的4和9,即4日,9日,14日,19日,241日,29日。
我们分别参加了这两个集会,集会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一个字--“挤”,农村的集市都是热闹的,一般早上9点开始,人就多起来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来赶集,一点都不亚于搞活动的商场,但来赶集的人40岁以上的较多。集市就像一个“大商场”。集市的东西是种类丰富的,农村生活中需要什么,在这里一应俱全。比如衣服,家禽,生鲜,蔬菜,水果等等。集市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便宜。实践队队员在集市上对商品的价格进行了询问记录并与本地商场相同商品进行了对比,发现同类商品集市上要便宜许多,衣服类商品差价更大,这种经济模式无疑对农村地区普遍低收入家庭是一个福利。
实践完成后一个新的问题不禁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农村多彩的集市文化百年传承的意义何在?
农村集市是乡村文化传承的媒介,农村集市历来是自由交易的。农村人挑选商品,是按照自己的习惯、自己的风俗和自己的需求来确定的。这样一来,商贩们自然也就会选择符合农民需求的商品拿到集市上去售卖,除了偶尔间去做宣传推广活动的商品之外,可以说农村集市上的商品都是农民们用得着的东西。从集市上的商品就能够大致上看出一些农村人的消费规律来。比如保持传统服饰、喜欢鲜活食材、欢迎实用产品,不追求时尚、不重视名牌、不在意品种产地。所以集市上的商品通常都是便宜的和实用的,这里看不到大品牌的服装,也没有商家的大型促销活动。似乎这里的一切都在完全自然的气氛下完成着各自的活动,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农村的集市,就这样在一种浓浓的乡村氛围里一次一次地进行着,一年一年地重复着。人们在积极地生活,又没有太多的奢华,正如田地里的庄稼一般地自然地生活着。而这一切,通过一个农村的集市就朴实而又生动的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了。此外,集市交易也保留了自产自销与古时候商品交换的特色,自己家种出的蔬菜吃不完的话可以带到集市上低价格出售,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对交易双方都有好处,同时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时间:2020-08-19 作者:孔德胜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