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凑大学生

中石大学子实践感悟:探索工业转型,点赞美丽家乡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东北重工业基地纷纷开始工业转型,“下岗潮”便由此而来。2003年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政策,东北经济开始复苏,而辽宁不同市区,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转型方式,也产生了了一些成功转型并良好发展的例子。为探究辽宁工业转型之后的变化,展现辽宁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做出的努力,凸显家乡人民的精神风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辽”原之火实践队前往辽宁沈阳、抚顺等地开展相关调研。
实践开始之前,我们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辽宁近年来变化明显、成果突出以及老工业聚集的工业基地与城市——沈阳,抚顺以及盘锦。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三座城市便是辽宁重工业的巨头,他们发展着不同方向的工业,如今,也走上了不同的转型发展之路。由于疫情,我并不能与队员们一起线下实地调研,只能通过他们拍的照片、录音来回顾、想象他们过去的辉煌展现他们在工业转型中散发的巨大活力与继承下来不屈不挠的工业精神。
沈阳,素有“东方鲁尔”的雅称,也是中国工业的领头羊。在工业转型的浪潮中,他选择保留工业文化,发展旅游业。我们也见到了许多工业文化保留的痕迹,中国工业博物馆,讲述了辽宁乃至整个中国的工业历史,陈列着的许多展览品,都展示着工业初期人民的热情,文化的兴盛。虽然并没有亲眼看到那些恢弘的展览品,但根据传回来的照片我依旧能想象当时工业兴起的盛况。
经过工业转型,辽宁的工业也在向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持续推进转型升级。中国工业起步晚,但也经历了长达30年的辉煌。然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给加入工厂的工人的生活福利很大,但工厂的订单量很少,工人多,造成了许多资源的浪费,因此改革的实施乃必然之行。
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东北三省造成了一段时间的“下岗潮”,老工人在下岗初期难免感到生活的迷茫,无去无从,不知该如何适应这新型经济体制。我们来到了采访沈阳变压器厂自建楼采访退休的老工人,听他们讲述在工厂的生活,下岗后暂时无法适应时期的迷茫。然他们作为国家工业政策首当其冲的工人,他们对自己上岗下岗再创业的经历总是充满了自豪。他们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在行业困苦时走下岗位另辟蹊径,他们是中国工业之路的亲历者,也是中国工业精神的践行者。
沈阳在工业鼎盛时期产生了许多触动人心的工业精神与文化,铁西区选择保留这些文化,将其制成一件件可供观赏的创意品,既将工业与绿色发展完美结合,又能引发游客的共鸣与思考。
铁西区1905工业创意园便是这典型实例,园区内有工艺品、电影院等一系列供人游玩观赏的物件,每一件都与工业文化息息相关。园区的经理告诉我们,这园区也是当年一位下岗的工人的创立的,他在转型初期便有了创业雏形,这座园区原也是一个工厂。以老工厂为基,建造出这有独特意义的创意园区,实在不愧为中国首批投入建设新中国的工人,他们虽已下岗,但在工厂里学到的精神让他们不屈服于现实生活,依旧能靠着一双手撑起新型工业的一片天。
东北工业在国家工业发展历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工业精神亦是我们需要传承学习的。此次调研采访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便也是:峰回路转,转型之后也有一片广阔天地,传承工业文化,促进转型升级。
 
时间:2020-08-15 作者:张润乔 来源:张润乔 关注:
南昌理工校花钟小彤南昌理工校花钟小彤
西交大气质型大学美女西交大气质型大学美女
西安大学美女西安大学美女
北影超漂亮的美女校花北影超漂亮的美女校花
江南大学甜美校花沫沫江南大学甜美校花沫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