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老井:牵系往昔与今朝的希望之泉
为积极响应国家 “三下乡” 号召,2025 年 1 月 21 日,曲阜师范大学 “青” 力而行,智绘桑梓社会实践队奔赴大碑村。他们将目光聚焦于村子中央那口古老的水井,这口井曾是村里的生命线,更是邻里间情感交流的中心,承载着无数村民的故园旧时光。如今,实践队到来,欲让这口老井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发挥新作用。
实践队通过对大碑村村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自来水逐渐通到了家家户户,老井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它渐渐被人们遗忘,井台周围长满了杂草,井壁上的青苔肆意蔓延,曾经热闹的井边变得冷冷清清,仿佛一位被岁月抛弃的老人,孤独而落寞。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问卷调查。陈文艺 供图
因此“青”力而行,智绘桑梓实践队决定以老井为切入点,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时,内心充满了期待与使命感。实践队深知,老井不仅是一口取水的井,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乡村的历史与记忆。因此实践队的首要任务是对老井进行全面清理和修缮。老井多年未用,井里堆积了不少杂物,水质也受到了一定污染。实践队请教了专业的清理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井内的淤泥和杂物,同时对井壁进行加固和修复,确保老井的安全。
修缮完成后,如何让老井重新融入乡村生活,成为了实践队思考的重点。实践队通过对村民的走访邀请村民们再次回到井边,重温往昔的美好时光。回到井台的那天,村民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手艺和丰收成果。实践队还邀请了村里的老人们讲述与老井有关的故事,他们的讲述生动而深情,让年轻一代更加了解乡村的历史和文化。孩子们在井边嬉戏玩耍,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图为实践队员对村民进行走访。陈文艺 供图
为了让老井发挥更大的价值,实践队与当地的村委会交谈告诉其可以将老井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在老井周边打造了一个小型的文化广场,设置休息长椅、文化宣传栏等设施,向游客展示乡村的传统文化和老井的历史。同时,实践队还建议开发以老井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品,如老井纪念徽章、印有老井图案的明信片等,这样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打卡。这些举措不仅可以为乡村带来了新的人气和收入,也能让老井成为了乡村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部分村民对实践队的改造计划持怀疑态度,担心会破坏老井的原有风貌。实践队通过召开进行村民走访方式,向村民详细介绍改造方案和意义,最终赢得了村民的支持和理解。还有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也是实践队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回顾这段实践经历,实践队深刻体会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无尽的价值和潜力。一口老井,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承载着乡村的记忆与情感。通过实践队的努力,老井不仅重焕生机,更成为了乡村发展的新动力。它让实践队看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只要人们尊重历史、立足当下、勇于创新,就能让乡村的每一处旧物都成为新画卷中绚丽的色彩,让故园的旧时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陈文艺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