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历史脉络,传承即墨记忆
在曲阜师范大学“青衿寻古艺,丹心颂华章”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下,我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好奇,踏入了即墨博物馆的即墨通史展厅,一场震撼心灵的时空穿越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迈进通史展厅,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将我们从现代的喧嚣瞬间拉回遥远的过去。整个展厅以时间为轴,以珍贵文物为珠,串起了即墨从史前时期至1949年解放的漫长历史。
史前时期的展区,陈列着一件件看似粗糙却饱含深意的石器与陶器。那些形状各异的石器,有的是用于狩猎的工具,有的是打磨兽皮的器具,它们的存在,证实了远古先民在此地的活动踪迹。而陶器上简单却独特的纹理,或许是他们对美的最初表达,亦或是传递信息的原始方式。凝视着这些文物,我们的思绪飘向远古,仿佛看到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在与大自然的顽强抗争中,一步步点亮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这些看似简陋的器物,实则是即墨历史的源头,是后续数千年灿烂文明的萌芽。
随着脚步的迈进,我们来到了商周至秦汉时期的展示区域。青铜器的庄重威严、竹简的古朴厚重,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青铜器上繁复精美的纹饰,夔龙纹、饕餮纹等,不仅展示了当时登峰造极的铸造工艺,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宗教色彩。而那一片片竹简,承载着文字的力量,它们记录下的律法条文、政令公告、学术思想等,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窥探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政治格局。透过这些文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即墨在华夏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磅礴动力。
唐宋元明清时期,即墨在经济繁荣的滋养下,文化艺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展厅中,精美的瓷器如繁星般闪耀,其造型或典雅秀丽,或雄浑大气,釉色温润如玉,图案绘制细腻入微,每一件都堪称艺术珍品,反映出当时制瓷工匠们的高超技艺与审美情趣。书画作品更是琳琅满目,既有笔墨豪放、意境深远的山水画,也有栩栩如生、形神兼备的花鸟画,还有笔力刚劲、气势磅礴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既有本地的文人雅士,也有游历至此的名家大师,他们用手中的笔,描绘出即墨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为这片土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此外,古籍文献区陈列着的各种经史子集、方志族谱等,它们承载着即墨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和学术思想,是研究地方史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料宝库。
近代革命时期的展厅,弥漫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一幅幅黑白照片,定格了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瞬间;一件件珍贵文物,如烈士们用过的武器、穿过的衣物等,无不诉说着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从抵御外敌入侵的顽强抵抗,到国内革命战争中的浴血奋战,即墨人民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沿,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民族的脊梁,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多么来之不易。
走出展厅,我们的内心依旧澎湃不已。这次参观,犹如一场知识的盛宴,让我们对即墨的历史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它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记载,而是变得鲜活、立体起来。我们深知,历史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幸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我们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新的起点,把在博物馆中汲取的精神养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钻研历史文化知识,积极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即墨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让古老的即墨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