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之韵,莲文化与非遗的交融——济南曲水亭街社会实践探索

作者:李政道 来源:济南曲水亭街
湖北大学生网济南8月12日电(通讯员 李政道)

一、前言
日期:2024年7月13日
在山东省的腹地,有一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她就是济南。非遗蕴文化,精神绽芳华社会实践团团员来到了曲水亭街,近距离感受老街口中的一砖一瓦,以及与莲文化的深刻接触与感悟
二、实践背景
日期:2024年7月13日
曲水亭街是泉城济南一条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特色老街。曲水亭街位于历下区大明湖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家家临泉邻水,在街道附近的河东岸,原有三间草房,名曲水亭,坐东朝西,房前屋后,小溪弯弯,流水潺潺,垂扬依依,贴的是郑板桥先生的小字“三椽茅屋,两道小桥,几株垂柳,湾流水”。街是亭得名,亭以水得名水,水尤曲得名。
 
三、实践过程
3. 互动体验
日期:2024年7月13日
1.陶塑
荷叶传情,荷花亭亭。街道上有很多关于荷的非遗物品,包括陶塑作品。老师把绿陶做成荷叶造型,用其盛一瓢泉水,造型小巧别致。所以非遗蕴文化,精神绽芳华社会实践团团员也请教老师尝试上手去捏成各种造型。
2.铁花表演
一锤落下,金色的铁水冲向云霄,化为漫天华彩,又悄然落下,如遍地金花,如水中蜉蝣。寂静的夜被那火光照亮,腾空飞舞,犹如神龙盘越飞起。被打中的铁花,在空中四处飞散,可以迸散出几丈高,冲上天空,在空中绽放,出朵朵火焰,瞬间铁花像是点点星辰,现场被照的好似白昼,流星如瀑。但在资料中,才了解到打铁花打出的铁花是将生铁化到1600℃~1700℃后,注入花棒,将铁水打上天空形成的。
打铁花这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表演技艺,在高温铁汁中击打出火花,壮观的铁花,不仅象征着富贵吉祥,同时也表达了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3.展览
大明湖的南丰祠,是纪念南丰先生曾巩的祠堂,虽然斯人已逝千年,但为齐州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人民永远怀念他。“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俯下身子为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而从南丰祠出来,紧挨着,又看到了孙墨佛孙天牧父子书画馆。仔细观摩孙天牧先生的画卷,笔法细腻,人物生动形象,所有的作品风格都比较一致,自成一派。
4. 志愿者服务
日期:2024年7月13日-7月14日
在这里寻找到负责人,来宣传非遗文化。在街道上有不少来这旅游的小学团队,给他们介绍了不少与荷花有关的诗词,展开了一场热闹的飞花令
   四、实践感悟
    莲文化的价值以及对后世影响
莲文化的价值: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是一位冰清玉洁的美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形象中,她是象征涅磐重生的存在。它生长在浑浊的泥土里,却可以开出清新美艳的花朵。粉的,黄的,白的,在佛教中,她代表着生命的永恒。
从“君子如莲”的角度去解读儒家文化中的莲荷意象。先秦时期,莲花成为儒家的“比德”之花,象征士大夫的芳洁之志,是“花中君子”人格意象的起点,屈原更是以莲为寄托。君子之花,是清清白白的济南人,清清白白的中国人,是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
莲花的影响: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对内心纯洁与宁静的向往的内涵,如今我们再次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纸扇上的爱莲说,一扇一扇的,风中似乎也能闻到荷花的清香,找到了一丝清凉,一丝宁静,一丝坚守内心的力量。
五、结语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感受到了以泉水为特色的济南的独特魅力,泉水文化有根,现代泉城有魂。奔涌不息的泉水滋养着济南人,塑造了其坚韧拼搏的精神,济南人也不忘饮水思源,以细心的呵护来报答泉水之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知恩图报的精神。在未来为宣传非遗文化带来的启发性的意义。
山泉湖河城,非遗焕新貌,从趵突泉停喷到复喷,才侧面反映人民政府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实践让这座城市活起来,传承让非遗文化留下去。
 
日期:2024年7月15日
记录人:周晨
 
发布时间:2024-08-12 阅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暑期三下乡 | 自动化学院“传承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
  • 暑期三下乡 | 自动化学院“传承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
  • 暑期三下乡 | 自动化学院“传承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
  • 暑期三下乡 | 自动化学院“传承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
  • 暑期三下乡 | 自动化学院“传承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