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蕴文化,精神绽芳华

作者:李政道 来源:临沂科技馆
湖北大学生网临沂8月12日电(通讯员李政道)


一、日志前言
在这个炎热的七月,非遗蕴文化,精神绽芳华社会实践团员有幸参与了临沂科技馆的暑假实践活动。本次实践的主题是“科技与非遗的融合”,旨在探索现代科技如何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二、实践背景
临沂科技馆不仅是一个普及科学知识的地方,也是一个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平台。在本次实践中,重点关注科技馆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实践过程
1. 报到及培训
日期:2024年7月15日 上午8:30
今天一早,来到了临沂科技馆,完成了报到手续。在培训环节,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科技馆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2. 参观非遗展区
日期:2024年7月15日 上午9:00-10:30
(1)非遗文化展示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非遗展区。这里展示了临沂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泥塑、柳编、鲁绣等。每一件展品都配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和互动屏幕,通过触摸屏幕,可以了解这些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制作工艺。
(2)科技与非遗的结合
印象最深刻的是科技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非遗项目进行的创新展示。例如,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将剪纸艺术立体化地呈现出来,让参观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剪纸的精美。此外,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可以“走进”鲁绣的制作现场,亲身感受绣娘的精湛技艺。
3. 互动体验
日期:2024年7月11日 上午10:30-12:00
在互动体验区,我参与了以下活动:
(1)剪纸体验
在剪纸体验区,可以戴上VR眼镜,跟随屏幕上的教程,尝试剪出简单的图案。通过这种科技手段,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剪纸艺术的魅力。
(2)泥塑制作
在泥塑制作区,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一个泥塑模型。这种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结合,能更好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新可能。
4. 专题讲座
日期:2024年7月11日 下午13:30-15:00
下午,参加了一场关于“科技助力非遗传承”的专题讲座。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深刻认识到科技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5. 志愿者服务
日期:2024年7月15日 下午15:00-16:30
在实践活动的最后阶段,非遗蕴文化,精神绽芳华社会实践团员担任了志愿者,负责协助工作人员维护展区秩序、解答游客疑问。在解答游客疑问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与非遗相结合的魅力。
四、实践感悟
日期:2024年7月15日 晚上
今天的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以下是几点感悟:
1. 科技与非遗的融合。通过参观学习,认识到科技不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还能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途径。
2. 传承与创新。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非遗项目可以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激发更多年轻人的兴趣,实现传承与创新。
3. 跨界合作。科技馆与非遗的结合,展现了不同领域之间的跨界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4. 社会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关注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结语
日期:2024年7月15日
今天的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对临沂科技馆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实践让非遗蕴文化,精神绽芳华社会实践团员对科技与非遗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激发了大家继续探索科学奥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努力学习,为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布时间:2024-08-12 阅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暑期三下乡 | 自动化学院“传承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
  • 暑期三下乡 | 自动化学院“传承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
  • 暑期三下乡 | 自动化学院“传承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
  • 暑期三下乡 | 自动化学院“传承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
  • 暑期三下乡 | 自动化学院“传承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