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邱老前辈,探访二汽精神

作者:马嘉浩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024年06月19日,初夏的下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红韵”红色实践团为了解我国三线建设的背景,探访三线建设背后的红色精神,一行人满怀着敬意前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支采访邱老前辈。

图为邱老向志愿者们介绍成长经历。

在采访过程中,邱老前辈首先向志愿者们介绍了他自己的成长经历,邱老前辈祖籍在福建上杭,在湖南出生长大 。初中毕业后,刚好赶上全国解放。于是他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前辈在解放初期,积极配合政府搞宣传、打土匪,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经历了多次外来侵略,国家陷入了灾难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不久,各方面百废待兴,在工业体系方面更是一穷二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决定帮助中国建立156项工业体系。

但1953斯大林去世后,政权更迭,苏联共产党开始倾向于西方的社会制度,中苏关系开始日趋紧张,而当时中国的工业体系集中的东北地区,毗邻苏联,边境摩擦不断。此时中国的工业体系虽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底子仍然薄弱,为保障我国工业体系的安全,中央下达了重要指令,为保存我国工业的有生力量,立即开启三线建设。

自此我国工业体系开始南迁。第二汽车厂,也就是“二汽”,便落户在湖北西北部的山沟里……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谁也没有想到20年后这个小山沟摇身一变,成为我国的工业重镇十堰。

邱老作为二汽第一批的建设者,承担着民族工业发展的重大责任。自苏联撤走在华的各类专家后,中国工业曾一度停滞不前,这时以邱老为代表的一批二汽人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带领中国汽车工业走向了自主创新的道路。团队合作和协作是二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汽的建设者们在建设过程中,发扬了官兵同甘共苦的精神,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最终成功地建成了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厂之一。

他们的目的很纯粹,国家需要他们赶什么,他们就怎么干,在工作的过程创造价值,能为国家的工业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是他们当年的兴趣。这对如今的青年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告诉了青年一代人如何确定自己的理想,即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一代立志的目标,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面对百年之未有大变局,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青年是破局的关键之一。

谈论到中国的青年时,邱老饱含期望,认为当今中国的年轻一代是最具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的一代人。同时,他向年轻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应该从现在开始,以准职业人员的身份,充分考虑破局,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利用好假期,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充实自己,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要睁眼开世界,磨难,挫折,失败不可怕。这些都是可以让我们快速成长起来的重要因素。

同时也可以让青年了解到社会需要哪些技能的人才,以便让青年快速适应社会的节奏 。并且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幸福,物质条件丰富,而前辈年轻时国家正处于解放初期,面临着政治稳定和经济建设的任务,需要配合政府搞宣传、打土匪。

年轻一代应将二汽精神传承下去,应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团队合作和协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赋予二汽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其次,年轻人要能够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老前辈认为,年轻人应该通过学习历史、参观博物馆、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年轻人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红色文化,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是创新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图为邱老向志愿者们寄语。
发布时间:2024-07-22 阅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调解为民促共识,以和为贵暖人心——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 长者食堂,家的温暖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老年人常常被忽视在生活的角落。然而,“长者食堂”,作为一项贴近老年人生活的
  • 07-22
  • 千里迢迢传薪火,一心耿耿育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