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奋斗精神

作者:王泽静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红色千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
本网讯(通讯员 王泽静)为牢固树立青年人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意识,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2024年7月6日,湖北医药学院红色千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千里之行,始于堰土”十堰分队来到了湖北省丹江口市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奋斗精神”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学习交流等方式让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丹江口的红色历史,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学习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成就与重要意义传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奋斗精神。
   迎着朝阳,“红色千里行”社会实践队“千里之行,始于堰土”十堰分队队员们身着红色马甲,集合前往丹江口第一站—丹江口大坝,在带队老师的讲解,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这一雄伟工程所蕴含的伟大奋斗精神。参观学习之时,队员们了解到丹江口大坝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工程横跨多个省市,成功解决了北方缺水地区的饮水难题,为我国的水资源调配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讲解过程中,不少游客驻足倾听,在讲解完毕后,队员们还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向游客们介绍伟大奋斗精神。

图为实践队队员余若锦向丹江口大坝游客宣讲的场景。
   参观完大坝后,队员们来到了丹江口第二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队长王泽静带领队员,共同学习“负责、务实、求精、创新”的南水北调精神,在学习参观中,队员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还深刻体会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成就和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自发地继承和发扬伟大的南水北调精神,在生活中要珍惜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践行社会责任,投身到环保事业和社会实践中去,共同守护美丽家园。在学习工作中,要秉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王泽静向丹江口居民宣讲井冈山精神的场景。
   参观学习结束后,队员们热情不减,来到了丹江口第三站—丹江口市博物馆。步入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真实的遗物映入眼帘,它们静静地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们认真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不时驻足仔细观看展品,瞻仰那些承载着历史重量的遗物。展馆内的文字、图片、历史照片、情景绘画等带领着队员们深入解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丹江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辉煌历程和丰功伟绩。
    在参观学习时,队员们遇见了一同参观学习的湖北经济学院社会实践队,两队队员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分享。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红色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队员们也表示将会把这次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带回学校、带回家庭、带回社会,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

图为实践队队员王泽静在十堰市博物馆与湖北经济学院同学交流学习的场景。
     最后,十堰分队全体成员来到了丹江口第四站—丹江口市烈士陵园,进行庄严的祭英烈活动。队员们向革命先烈敬献花、默哀致敬,并集体宣读了革命誓词。队员们用铿锵有力的誓词和坚定不移的目光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敬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通过实地探访、交流分享等多种形式,红色千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千里之行,始于堰土”十堰分队队员不仅深入了解了丹江口市的红色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革命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在活动结束后返程途中,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这次活动的收获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和信心,要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弘扬,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确保红褐色江山永不褪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红色千里行实践队与湖北经济学院社会实践队在丹江口市博物馆合照的场景。
 
 
发布时间:2024-07-18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