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洪山镇小学:以情促和,小课桌见证大成长——一场班级管理的温馨实践

作者:刘荇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在正式上课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风波打破了教室的宁静。两位平时交流不多的学生,因午餐时共享一张略显拥挤的课桌而产生了误会,言语间的不合很快升级成了小矛盾。面对这一情况,班主任老师没有立即介入,而是给予了学生们自我解决的空间,同时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几分钟后,老师主动邀请两位同学到一旁,以平和而耐心的态度分别听取了他们的叙述。通过细致入微的询问,老师很快把握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非深仇大恨,而是源于相互间的不熟悉与空间上的小摩擦。于是,老师用温暖的话语安抚了两位学生的情绪,强调了彼此都不是有意为之,鼓励他们换位思考,用宽容和理解来化解矛盾。
接下来的几分钟,教室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令人欣慰的是,没过多久,两位同学便在老师的注视下,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彼此间的隔阂瞬间烟消云散。他们重新坐回课桌旁,开始了友好的交流,仿佛之前的不愉快从未发生过。
这一事件,不仅是对学生个人情感处理能力的一次锻炼,更是对班级管理者智慧与耐心的考验。通过这次小风波的处理,老师深刻意识到,班级管理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用沟通和理解来解决问题。
为了进一步深化这一教育成果,老师决定利用这次事件作为契机,在班级内开展一次以“和谐共处,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们分享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和方法,鼓励大家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小摩擦。同时,还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
此次事件及其后续活动,不仅是对随州市洪山镇小学临时2班学生们的一次深刻教育,也是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一次启示。它告诉我们,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维持秩序那么简单,更是一个引导学生学会成长、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志愿者(此处指教师及参与活动的相关人员)们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有效解决了班级内部的小矛盾,更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理解、宽容与和谐的种子。本次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同学们学会以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慧,为他们未来的成长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4-07-10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医技学子“三下乡”|淬炼青春到残联,色彩斑斓绘童心
  • 孩子们在丰富课程与演讲比赛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