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球皆有责,垃圾分类共前行

作者:明德惟馨实践队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中国青年网张家口1月23日电(通讯员 赵佳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城市垃圾不断增加以及错误分类问题亦逐渐凸显。处理好垃圾分类问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必要步骤,但是由于有关垃圾分类生活经验的缺失与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较低,垃圾分类制度无法有效推进。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明德惟馨实践团”于2024年1月23日在山东省、河北省等各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了解相关政策、问卷调查、采访居民等方法,队员对于居民的垃圾分类认知程度有了初步了解并进行了小范围宣传。确定方向,未雨绸缪为确保本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实践团成员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首先利用头脑风暴法让实践团各成员积极建言献策,再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确定实践目标、实践过程、实践方式等,通过数字技术对方案文稿进行进一步校对,避免中途出现纰漏。其次,为解答人们对于垃圾分类各个概念的疑惑,实践团成员广泛收集资料,关注时事新闻,深入学习关于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晦涩生僻词汇,便于大众接受。与此同时,实践团各成员返回各自家乡进行实践活动。根据实践方案印发宣传手册和宣传海报,与社区负责人沟通协商确定宣传范围等,更好地宣传垃圾分类。躬身实践,调查情况实践团成员为了能更好的进行宣讲,首先前往各自家乡的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垃圾分类主题公园进行参观和深入学习。学习过后,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解决垃圾不正当分类问题急不可待。为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实践团成员首先进行了社区随机调查、村民随机走访,采集大量样本并进行初步的数据统计。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附近学生进行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佳丽 提供
实践团成员又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调查样本涉及范围广、年龄跨度大,能够充分了解到不同的人对垃圾分类看法。经过调查,队员了解到仍有相当一部分的社区未进行垃圾分类管理,尤其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导致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较弱,这是实践团成员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其次,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居民愿意积极参与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实践团成员根据这一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各地进行宣传。创新形式,积极宣传实践团成员为做好垃圾分类宣讲工作,邀请附近居民一起观看法律法规宣讲视频并分发宣传手册,对曾经采访过的居民进行回访,有部分居民愿意和实践团成员一起进行垃圾清洁工作,宣传结果有了初步成效。同时,实践团成员前往幼儿园,通过丰富有趣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理解、掌握和积累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幼儿园小朋友进行宣讲。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浩宇 提供
实践团成员为了感谢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在冬日的清晨,为他们送上事先准备好的一杯热水和保暖手套,并进行慰问,使环卫工人在凛冽寒风中也能感受到暖意。图为实践团成员为环卫工人送温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春琳 提供结束实践,总结反思实践结束后,实践团成员通过了解到的信息进行了总结归纳。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垃圾不断增加。实行垃圾分类,需要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任重而道远。做好垃圾分类的先行者,积极带动身边人,自觉将家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干湿分类,让垃圾分类成为风尚。同时,我们要做好垃圾分类的监督者,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对乱丢垃圾、混装混运垃圾的现象进行监督,敢于批评指正和曝光揭丑,形成共治共享强大合力,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坚实基础。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明月 提供
发布时间:2024-02-22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