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20日电(通讯员 赵溧烁)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主要思想,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明德惟馨实践团”于2024年1月18日前往山东省各地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以及垃圾分类主题公园等地进行参观学习。
队员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践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旨在推进绿色发展和创新城市管理。深入了解主题内容,细致勾勒调查方向垃圾分类,这一看似简单却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的概念,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垃圾分类已然成为全球共识。为保证实践顺利开展,明德惟馨实践团的成员们查阅与共享了大量文献,对于垃圾分类重要性进行了深入了解。成员们利用文献资料法、网络调查法等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形式;利用比较法明确了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垃圾分类普及程度的差异;利用逻辑分析法讨论了关于目前垃圾分类普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利用访谈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明确了调研地相关人员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以及合适的调查地点……针对相关资料,实践团的成员们从多方面思考,提出了采访问题,确定了时间地点,并且提前联系好了实践地点的相关负责人。多面询问相关发展,多方走访附近居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红利逐渐显现。然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也日益严峻。垃圾分类作为一种有效的环保措施,既能减轻环境污染,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对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决定开展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并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基于此,实践团的成员首先在网上发布了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反馈的数据初步了解到大众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以及存疑问题,将事先设置好的采访问题进行了补充完善。之后实践团的成员分别采访了各自所在地区垃圾分类站、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走访了附近社区的居民,查阅了附近书店关于当地垃圾分类描述的报刊。从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的总负责人的回答中,实践团的成员了解到,垃圾分类是一项全球性的环保行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公众意识不足:许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这可能导致垃圾分类的执行效果不佳;设施不完善:在一些地区,垃圾分类的设施可能不完善,导致居民在进行垃圾分类时遇到困难。一些地区的垃圾分类设施可能数量不足,或者分类设施的标识不够清晰,使得居民难以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缺乏激励机制:在一些地区,垃圾分类的执行可能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一些居民和单位缺乏进行垃圾分类的动力。一些地区可能没有对垃圾分类进行奖励或惩罚机制,使得居民和单位缺乏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实践团另一部分成员通过走访当地及附近居民也了解到,居民对于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并不低,大部分人对于当今垃圾分类标准都有一定的了解。

图为实践团队员进行垃圾分类学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绍绿 摄

图为实践团队员采访社区保洁人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溧烁 摄
顺利结束走访流程,总结归纳各方信息记录下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后,实践团的成员进行了总结归纳。垃圾分类存在巨大优势,其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多多完善。例如公众环保意识需要提高,宣传与教育需要加强,监督与反馈需要加强。共同展望光明前景,垃圾分类净化环境环境保护逐渐在公众面前被推向更重要的位置,垃圾分类至关重要。垃圾分类,首先需要我们从家庭做起。我们可以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例如,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这些垃圾经过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其次,我们需要在社区和公共场所进行垃圾分类。社区和公共场所的垃圾桶应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方便居民和游客进行垃圾分类。最后,政府和企业也应承担起垃圾分类的责任。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垃圾分类;企业可以通过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总之,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参与的环保行动。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共同推动垃圾分类的实施。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明月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