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郧阳历史

作者:李傲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要想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最好就去一趟博物馆。6月2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探忆·裕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1人赴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郧阳路文化东巷6号郧阳博物馆,去探索郧阳历史,了解郧阳文化。
郧阳博物馆,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郧阳路文化东巷6号,占地面积3080平方米,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展厅面积1600平方米,文物库房60平方米,为全框架式结构四层楼房。2000年,郧县博物馆更名为郧阳博物馆,馆内藏品主要通过征集、考古发掘、上缴(交)、捐赠、收购等途径取得,其类别有石器、陶瓷器、铜器、铁器、化石、骨器、木雕、石雕、石刻、金银器、玉器、字画、钱币等。截至2019年末,郧阳博物馆馆内藏品数量达3565件/套,167件/套。
实践队员来到郧阳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郧县人”头骨。“郧县人”是湖北郧阳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学堂梁子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1989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文物工作者在学堂梁子调查时发现了一具头骨化石,将之命名为“郧县人”1号;次年,在学堂梁子遗址的第一次正式发掘中又出土了“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并发现大量动物化石和石器遗存,分布范围190万平方米。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了一座雕刻的杨献珍先生半身像前,展厅的周围介绍着杨献珍先生的革命事迹。杨献珍,原名杨奎廷,曾用名杨仲仁,汉族,生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安阳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党委书记兼校长。他曾就读于湖北省第八高等中学(现郧阳中学),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国立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毕业,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杨献珍先生是老一辈的伟大革命领袖,郧县人民世世代代记住他的革命精神,在郧阳博物馆里为他雕刻半身像。

走向下一个展厅,看到的是南水北调郧县地上文物搬迁复建模型。郧县人民为了南水北调工程,不惜搬迁,为汉江流域的治理和南水北调工程所作的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是华夏大地走向民族复兴的一个缩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辉煌写照。这项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水利工程,凝聚了中国人的力量,焕发出中国梦的异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京津冀豫人民昌盛、社会繁荣,郧县人民将坚守中线水源区的澄洁清明,世代接续,团结一心,奋斗前行。

实践队员参观完郧阳博物馆感触深刻。小小的博物馆,保藏着横跨几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依旧在博物馆更新中,人类的文明也一直在历史中延续。
 
发布时间:2023-08-22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青矜之志致广大,履践致远尽精微
  • 主要介绍科创为帆,绘梦远航实践团暑期在宝鸡市陈仓区县功镇中心小学开展的三下乡支教活动,意在激发孩子们的科创精神,提高它们对科创
  • 08-22
  • 湖北医药学院:携手同行 温暖你我
  • 湖北医药学院:携手同行 温暖你我
  • 此次支教活动我们以“携手同行,温暖你我”为主题。在这炎炎的夏日,我们希望用我们的行动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知识,学生体格筛查、医疗
  • 08-22
  • 非遗文化:竹编
  • 非遗文化:竹编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继往开来,需要进行系统性
  • 08-22
  • 车与十堰的故事
  • 车与十堰的故事
  • 一直以来,“仙山,秀水,汽车城”是十堰市引以为傲的三张世界级亮丽名片。其中,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6月18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08-22
  • 湖北医药学院:戮力医心 呵护同心
  • 湖北医药学院:戮力医心 呵护同心
  • 蒲公英为梦而生志愿服队在河夹镇中心小学开展了第四天的支教活动。今天我们的活动分为消防技能培训,各班班级活动汇演练习,各班课程授
  • 08-22
  • 用报考古
  • 用报考古
  • 在鄂西北大山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痴迷收集珍藏党报、党刊38载,退休后他创办了湖北省首家民办报纸博物馆,以集报藏报为媒,宣传党的方
  •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