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黄河治理 筑牢生态屏障
作者:吕芳菲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2022年12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寻流溯源实践队针对黄河治理与生态保护展开了实践调查。
近海流域调查
实践队员在经过前期的调查后,选择到日照万平口进行实地调查。日照是黄河流域城市的重要出海口,是实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重要一极,与沿黄城市有着紧密的人文交流、频繁的商贸往来,具有服务黄河流域发展的优良传统、独特优势和天然使命。日照市万平口海滨风景区是日照市区内最大的景区,海岸线长5000米,占地面积760万平方米。实践队员在实地走访中对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的万平口环境生态良好。
问卷访问民情
随后,实践队员分发提前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对当地民众进行关于黄河治理等问题的民众认识调查。实践队员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目前民众对于黄河保护的意识相比于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于具体的保护条例却没有特别清晰的了解。大部分民众对目前的生态环境较为认可,但也不乏许多治理上的意见和建议。实践队员同时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采访,一位大妈表示,自从开发建设海滨以来,万平口从荒地变为景区,环境的治理比以前好了许多,从前垃圾污染随处可见,沙滩上堆着各种丢弃的物品,而如今已经干净一新,海水湛蓝清澈,这些都应当归功于对水体的治理。
治理仍存挑战
实践队员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询问,对目前黄河治理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生态保护治理任务繁重。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极易发生退化,入海口近岸海域水质因流域输入污染影响,存在超标问题;防洪减灾压力依然较大。黄河下游槽高、滩低、堤根洼,“二级悬河”态势严峻;水资源制约问题突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六分之一,沿黄县(市、区)一般年份缺水量8亿立方米。作为我省供水的重要来源,黄河正常年份来水量减少趋势明显,随着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量需求加大,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层次不高。沿黄地区经济发展资源型、重化型特征较为明显,大多处于产业链条中低端,产业集中度不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实践队员们对黄河的治理与生态保护有了新的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当下发展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实践队员认为,保护黄河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一方面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加强需水侧管理,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另一方面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因地施策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只有真正把政策落实到日常生活,把理念深入大众心中,才能让未来的黄河继续造福流域。
发布时间:2023-01-09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