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与火的淬炼,探寻德州黑陶

作者:曲师大地院王德馨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来自卑微的河泥,却走上众星捧月的神坛;普通的瓷器,在匠人手中光彩夺目,终成为大国外交的重礼,它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黑陶作为陶艺奇葩,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黑陶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上可追溯到早在父系氏族著名的大汶口文化。距今约有四五千年。
       德州黑陶选用京杭大运河两岸特有的红胶泥作原料,这种泥土质地纯净细腻,土质密度大。用传统手工轮制成型后不上釉,在坯体晾干过程中压光、雕刻,高温烧结后封窑,做焦烟渗碳处理,烧制出来的陶器黑中透莹,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磬,给人以“乌金墨玉”之感。 “金山丽水,玉出昆岗”, “如铁之质似玉之润”……,文人墨客的词赋,可以使人想见黑陶的艺术魅力。

图为德州梁子黑陶博物馆
         2023年1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非”同寻常,“遗”心“遗”意社会实践小组来到了山东省德州市德州梁子黑陶博物馆进行采访调查。
  队员在采访前提前联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确定采访时间,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了解黑陶的知识和目前销售情况,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黑陶。
        队员采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详细询问黑陶的制作工艺和销售情况。冬日旭日光辉洒在枣红色的展馆中,古香古色的柜子上摆放着精美的瓷器,它们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跋涉历史长河而来,如今静静矗立在展馆中。一刹即是千年,我们生命短暂,瓷器永存于世间。瓷器
       我们的队员在采访同时也注意到有工作人员利用拍摄宣传片的方式来从抖音平台上进行宣传,这已然是传统向现代的一种进步。我们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德州黑陶在京东、淘宝上均有销售。博物馆也通过拍摄一些短视频来宣传博物馆及展品,但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对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采访
      队员在参观黑陶博物馆后,感受颇多。作为德州人,我们对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仅仅德城区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黑陶,德州扒鸡等等。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多数年轻人选择了或高薪或体面的工作,还有几人坚守着传统制作工艺,还有几人了解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使命在肩。习总书记也曾说过,要加强文化自信。大国外交中,黑陶作为国之重礼走出国门,可见它的美。我们应当试着了解家乡的非遗,尝试走进它,了解它的独特魅力。在博物馆中就有手工制作瓷器的场所,旅游旺季时会有手工艺人在这里教授制作瓷器,我们可以尝试制作,体验一下制作过程。博物馆作为一个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场所,也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来此研学。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手工艺人会不定期来博物馆传习制瓷方法。制瓷并不是简单把泥土塑形,更为复杂的是塑形后的纯手工雕刻印花。

图为德州梁子黑陶博物馆展品
      文化赋予一座城市独特的气质与灵魂,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核心体现。黑陶就像一张“城市名片”熠熠发光。德州梁子黑陶董事长梁丽霞称,德州素有中国黑陶城之称,未来,可通过举办中国黑陶文创大赛,进一步宣传黑陶文化,同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把黑陶产业做优做强。此外,还应不断发力使德州黑陶产业链条更完整,让陶业制品、包装运输、文创产品加工等更多产业入驻德州。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黑陶这一大自然的恩赐,蕴藏着先人的智慧,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人渐见黑陶的美。
图为德州博物馆展品
 
发布时间:2023-01-09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