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美丽乡村间,同筑百年振兴梦

作者:张月悦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穿行美丽乡村间,同筑百年振兴梦
——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研暑期社会实践
8月11日至16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乡村振兴荆楚行”社会实践团,赴武汉市江夏区和黄冈市罗田县,开展主题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调研”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实地走访了6个村庄,感受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乡村振兴实效,了解产业发展困境。
参观休闲农庄,感受美丽乡村建设
8月12日,实践团队来到江夏区五里界街道,与锦绣村、群益村村委会对接并开展相关调研。宽阔整洁的马路、摆放整齐的垃圾桶、完善的基础设施……乡村建设让五里界街道变得美丽宜居,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让村民们幸福感满满。
来到锦绣村,春申大公园的湿地景观瞬间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岸边的农民介绍道,“几个月前,这里因无人管理,杂草丛生,小溪边的道路泥泞不堪。经过当地政府两个月的整治,如今两岸绿树成荫,湖泊明亮清澈,湿地的鱼多了起来,成群结队的野鸭也多了。”通过深入的交流,成员们了解到当地正通过打造高质量田园综合体等农旅综合项目,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在宋钰老师的带领下,成员们来到隔壁群益村参观梁湖农庄,感受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实践团队分头参观了采摘园、卡丁车场、骑马场、射击训练场、真人cs等娱乐场所。清澈的梁子湖水绕村而过,村庄卧于波光粼粼的湖水间,成员们不禁举起相机拍照记录。
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这里不少闲置农房被改造成为民俗公寓,他们将土地流转给农庄,用来种植花卉蔬菜、修建餐厅……“梁湖农庄给我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如今在家附近就能获得稳定收入。”一位在农庄工作的农机操作员笑着说道。村湾与农庄融为一体,不仅是村容村貌发生改变,村民的美好生活也蒸蒸日上。
锦绣村与群益村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打造良好村容村貌,满足了都市人的田园梦,尤为重要的是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提高当地村民收入。回顾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梳理出诸多经验。只有将环境美化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朝着村美民富的现代休闲乡村阔步前行,才能汇聚起改善农村人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
发放调研问卷,体悟乡村振兴实效
“您是否了解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相关知识?”“您知道有关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有哪些?”“您是否了解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为深入了解乡村治理、产业振兴等政策的落实程度,团队成员们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在村委会领导和指导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入户走访和集中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向村民们发放问卷,了解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效果的满意度以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
“现在村里没有什么厂子,我们又都是老人,没力气种地了,”一位七十二岁的爷爷说,“大部分种粮补贴也都给了那些农业大户,像我们这些种植规模比较小的农民,种水稻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村里很多老人都主要靠养老保险为生。”经过和农户的访谈交流,成员们认识到有部分种粮补贴等惠农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对农户的生产激励效果并不强。
通过调研,成员们发现,经过政策推动和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如今村庄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各村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良好,村容村貌整洁;卫生室建设标准,村民们看病方便;村内针对大病保险、低保户、贫困户的扶助政策多已落到实处,各村镇都能做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村民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较以往均大幅提升,村民们对自身的生活水平满意度高。同时,村内现代化的农机设备数量也有所增加,种粮机械化水平基本能达到70%以上。
但各个村落仍普遍存在留守老人孩童较多,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等问题,导致进行粮食种植和禽畜养殖的农户较少,土地抛荒现象较为严重。且真正扎根乡村的特色产业少,就业岗位不足,村民们收入不高。相关助农政策虽有宣传但农户的了解程度较低,导致其难以落到实处,无法为乡村的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任重而道远。
采访新型经营主体,了解产业发展困境
实践团队采访了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从品牌发展、经营模式、现代化建设、农业投入增长机制等多个方面,深入了解江夏区和罗田县两地市场主体的发展现状以及与农业的带动关系,重在发现问题,找准政策实施关键点,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定好方向。
白庙河镇付家庙村的外婆桥生态产业园是一个集科普、采摘、观光、垂钓、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农业观光体验农场,在罗田地区具有观光农业示范带头作用。
外婆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洲介绍道:“我是2018年开始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婆桥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进行生态开发,不仅每年为我们村集体增加了2万元收入,更带动让村民们就近务工,不用再外出打工,给自家赚钱,大家都很乐意。”
实践团队参观了外婆桥的智慧渔业、智能养猪场、扶贫车间和智慧农业,听到负责人讲述这里的渔业是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技术支持,队员张月悦感慨:“亲眼在农村看到产业研、农教科紧密结合,我明白了乡村振兴为农民带来的巨大福利,也知道了我们身为华农学子身上的使命与重任。”
调研中实践团队也发现了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中遭遇的困境。江夏区五里界街道锦绣村的尹于华成立了武汉尹祥禾农业发展家庭农场,土地流转180余亩,主要进行茶叶种植和水果采摘园的经营,可如今采摘园的扩建却遇到了困难,尹于华说道:“虽然目前采摘园的收益不错,但是想扩建厂房来扩大生产规模却无比困难。申请了一两年,厂房建设用地也没有批下来,想解决也没有办法只能干等着,希望政府能优化这个审批流程,这样以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也容易许多。”
在团队的研讨会上,队员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队员朱芮嘉说道:“农业企业在经营上会受到许多政策审批流程的限制,如果能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效率,那么就能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8-19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穿行美丽乡村间,同筑百年振兴梦
  • 8月14日至16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黄冈市罗田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带
  • 08-19
  • 传承红色历史文化,走进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
  • 岁月流金梁家河,几回梦里再寻根
  • 岁月流金梁家河,几回梦里再寻根
  • 北京科技大学鼎薪实践团积极参与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2022组织开展的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
  • 08-19
  • 苏州大学学生三下乡:走访青灯社区妇联,探访反家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