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失联15年背后是“融入”的艰辛

作者:湖北大学生网 来源:湖北大学生网
  
2005年秋天,在一所职业学院上学的苏小宁,称“专升本”成功了,让父亲转给他8400元钱。不久后,他失联了15年,其间曾寄过一封信给父母,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踪迹。近日,在陕西西安一家宾馆内,37岁的苏小宁表示,学业失利后他无颜面对父母,选择了逃避,现在想起来很后悔,对不起双亲。  
许多家庭省吃俭用甚至借债供孩子读书,就是希望他们能够“跃龙门”,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大学生失联”不仅意味着梦想落空,还意味着社会关系与伦理关系的脱节与断裂。  
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担心辜负家人的期望、害怕熟人社会的“七嘴八舌”,当身份标签的光环逐渐褪色,少数寒门子弟被各种磨难击倒,他们在那堵墙下崩溃、坍塌,逐渐失去了自我。“大学生失联”对社会关系进行人为的切割,对乡愁、亲情等精神诉求与情感需要进行压抑,不仅自己承受着压力与痛苦,也让家人备受煎熬。  
我们习惯了用财富来衡量成败,物质匮乏不仅意味着生活品质的不尽如人意,更意味着精神层面的失落感与挫败感;那些“混得不好”的人们,成为他人眼中的无能者与失败者,承受着形形色色的污名化。当强烈的成功欲望与旺盛的成就动机无法心想事成,“无脸见人”就成为一些人的心魔,宁可与熟人社会“失联”,也不愿回家。  
只在乎结果性评价却忽视过程性评价,只看见少数成功的个案却忽视大多数普通人,社会评价的单一化和片面化,让不少人的欲望不断膨胀,对成功充满执念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如果不能出人头地,一些人就选择了匿名隐身,从原有的熟人社会网络中脱离,让自己成为一个孤独的“鲁滨逊”。  
长期以来,在不少老百姓的心目中,都存在着一种“寒门骄子”的情结,渴望寒门子弟通过自己的努力立竿见影地改变命运,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  
实际上,找到好工作、拿上高薪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都干着很普通的工作、拿着很一般的薪水——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普及化过渡的今天,“知识改变命运”的显现度下降、周期性增长;现在的大学生,难以像以前的大学生那样迅速实现“逆袭”,在职场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更加难以出人头地。  
对于大多数只能就读普通大学甚至大专的寒门子弟而言,要在城市里立足和扎根,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那些通过努力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改变个体和家庭生存生态的寒门子弟,也同样值得尊敬,也同样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父母而言,少一点“寒门骄子”情结,多一点“普通人”的心态,不仅会降低寒门子弟的心理压力,面对不如意能有更多回旋余地,从而对未来更有信心,也会让自己少一些心理落差。
发布时间:2020-01-18 责任编辑:李冰 点击关注:
校园新闻推荐
  • 上海首届大学生养老社工培训班开班,18所高校两百名学
  • 山东大学承办“省院杯 2022山东省大学生建造设计大赛”
  • 帮助大学生“运动减压”,这一项目走进高校
  • 2022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开启
  • 2022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意节正式启动